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其意思是说干啥的用啥方便,对发电厂而言,用电完全可以敞开来用。但是每年发电30多亿度的齐鲁热电厂,今年以来为何高调掀起了一股节约用电的风潮?这引起了不少人、特别是齐鲁公司管理层的兴趣。
齐鲁石化热电厂厂长刘俊忠日前告诉记者:精细管理,惜电如金,如今已成为了热电厂这个大型发电厂广大干部职工的共识和行动。
新科技:带来节电效益
今年初,齐鲁石化热电厂有个新的技改项目正式启用了:排渣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大量灰渣的零排放,但附加的好处是节电,每年可达600多万千瓦时,同时可节水170多万吨。年增效益650多万元。
原先,热电厂的锅炉炉渣采用传统的水力冲渣,单台锅炉的排渣量每小时两吨多,排出的炉渣要全部靠水力除渣系统冲至排灰泵房,再由中继泵房通过管道水力输送至8公里外的洋浒崖灰渣场。“为了冲渣,厂里每年需耗冲渣水约264万吨,全年耗电约1414万度。”主管生产管理的副厂长孙玉忠说。
尽管灰渣场使用面积约50万平方米,但经过20多年的排放,灰渣场已基本排满,2005年修建了坝中坝,但储灰量仍不能满足排放需求。经过科学论证、周密设计,投资1200万多元的排渣系统技术改造项目2007年12月初建成投产。
项目实施后,热电厂停止向洋浒崖灰渣场排灰渣,从根本上消除了灰渣场堆放难这一瓶颈。大功率的中继泵房排渣泵停用后,每年可节约用电600多万度,而且还可以节省设备和排渣管线运行维护费。
新的技改项目,让热电厂的管理层尝到了科技所带来的节电甜头。于是,他们集中广大技术人员,展开了节电的科研会战,力求更大规模地挖潜增效、节能降耗。
新智慧:引导节电管理
热电厂的锅炉装置是个标准的能耗物耗大户,也是个用电大户,仅每台锅炉的两台吸风机、两台送风机每小时耗电就达2200千瓦时。长期以来,锅炉装置在每次启动时都是双吸双送运行,即吸风机、送风机全部运行。
曾在锅炉车间工作过的厂长刘俊忠告诉记者:“今年,我厂大力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对风机出入口风门进行改造,解决了风机倒转难题。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测算点火时的需氧量,在锅炉启动过程中采用单吸单送运行方式,待锅炉并汽带负荷后,再投入双吸双送运行,从而大大节约了用电量。”
3月25日,4号锅炉点火,锅炉车间组织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精心调整,成功实现了单吸单送的点火运行方式,单吸单送运行时间为6小时,等于是一台吸风机、一台送风机少运行了6小时,节电1.2万千瓦时。据悉,该厂已将这种运行方式写入操作规程,要求以后都按这种方式运行。
据测算,采用这种点火方式后该厂8台锅炉一年可节电近50万千瓦时。受此鼓舞,他们又在建立完善“邻炉送热风”系统上做起了文章,通过相邻锅炉热风加热炉膛以减少锅炉点火时间,实现节电节能。锅炉车间的技术人员信心满怀:这一举措一定能做到,每次至少可以减少点火时间1.5小时,节电、节油效益每次可达3万元。
据了解,热电厂一年耗煤300万吨,从燃料煤场到锅炉装置先后要通过9段皮带输送到锅炉顶部,每段皮带都是由巨大的电机牵引。今年开始,这个厂燃料车间在班组中开展了输煤电耗竞赛活动,对节电工作作出了详细安排。
车间要求,运行班组提前5分钟通知皮带值班员到达岗位,检查皮带没有问题后开机;供完煤后集控室值班员发现8号皮带没有煤后立即停机,尽量缩短皮带开停机时间。3月份,皮带运行时间平均每天节省了30分钟,节电3200千瓦时。同时,他们在8号皮带进行减少空转时间实验,严格控制输煤工艺参数,杜绝皮带出现堵煤、跑偏等现象,减少皮带空转时间;在不影响锅炉供煤的情况下,采用单路运行供煤,减少双路运行造成能源浪费,8号皮带一个月下来节电17577千瓦时。他们已将这一创举推广到了其它皮带,实现更大的节电效益。
新习惯:员工已经养成
齐鲁热电厂党委书记刘杰对记者说:“对一个年发电量30多亿度的电厂来说,几盏照明灯用的电量实在算不了什么,可是今年我们就在节约照明用电上下了不少气力。”
“设备照明的及时开关,优化设备的运行方式,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这是一名职工在热电厂《我为节电做贡献》征文活动中的一段话。
刘杰说:热电厂在广泛培育职工树立节约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节约用电合理化建议”专题活动,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纷纷献计献策,并陆续得以实施:装置区域照明灯开启时间一年四季不同,早开灯、晚关灯都要列入考核;照明灯具随着维修逐步更换成节能型,“文化长廊”的照明正常情况开启半侧,半侧关闭;下班后办公室将室内用电设备关闭,由信息中心利用科技手段不定期检查下班后未关闭的电脑,综合部不定期检查办公室未关闭的照明等用电设备……仪表车间的几个计算机控制室原先是照明灯24小时全开,后来,他们减到开启三分之一的照明灯,最近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他们把所有的照明灯关掉、只在工作需要时开启,这样一年可节电近4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