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碳达峰十大行动  生态环境建设  锅炉  天津  水煤浆  方快  蒸汽锅炉  贵州  节能降耗  COP27 

湖北省推广清洁能源循环产业链

   2008-04-28 锅炉信息网锅炉信息网1080
核心提示: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之前,青山区经济总量占武汉市30%,污染排放却一度占全市的70%。从2005年起,青山区开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之前,青山区经济总量占武汉市30%,污染排放却一度占全市的70%。从2005年起,青山区开始着手消化废弃物,推进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淘汰落后产能。仅2007年一年,青山区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36户,锅(窑)炉改燃综合整治16台。关闭了武汉一冶东远水泥厂、同心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金誉有限责任公司,拆除春笋集团2台10吨锅炉、一冶水泥厂水泥包装车间,关停了青山热电厂1—5#小发电机组。青山区环境面貌随即改善,2007年空气质量首次由“轻微污染”升级为“良好”。 治污的同时,青山地区的企业也开始探索资源的再利用。作为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007年产生的600万吨固体废弃物98%实现了综合利用,其中320万吨铁渣,实施水渣微粉项目,变为水泥原料;140万吨钢渣,变成混凝土原料;23万吨氧化铁,再生产制成磁性材料原料;43万吨灰泥、30万吨粉煤灰,再利用后生产出建筑用砌块。经过这些资源循环再利用,武钢2007年“二次生产”产值达到了13.67亿元。 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积极开展废弃物利用:将燃料气脱硫后,在气柜装置贮存,并通过压缩机加压,再返回上游装置的加热炉作为燃料。此举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大气、噪声和光污染。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受益的不只是大企业,中小企业也尝到了甜头。位于青山区的武汉保华石化公司,利用武石化的工业废料,生产轻、重芳烃和重质沥青等产品。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2亿元,创利税2400万元。在青山区,这样依托大型重工业企业发展的中小工业企业有125家,其中80%以上依托钢铁、石化和电力等重型工业生存,他们或专“吃”大企业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生产环保产品;或延伸大企业产业链,进行钢材、石油深加工。据统计,青山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销售、利税增幅,连续5年居武汉市中心城区之首。 不仅企业实现循环,青山区还画出一个循环经济圈,构建多个工业园区,围绕钢铁、石化、热电产业副产品和废弃物,通过产业间、企业间的系统耦合,建立工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经营和管理成本,从而谋求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目前,青山区环保科技示范园和工人村都市工业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复合工业废料生产轻质墙体材料等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进入园区。2007年,青山区都市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55.12%。 拉长循环产业链 为拉长循环产业链条,青山区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当起辖区企业的“红娘”。2007年,青山热电厂筹建2台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在发电的同时会产生大量余热;同时,位于青山区的武汉石油化工厂正规划兴建2台130吨的燃烧锅炉,为扩产服务。前者有多余气热,后者又急需气热。青山区政府及时协调撮合,使双方达成协议:青山热电厂建设的热电联产机组有偿为武石化提供余热,武石化则取消拟建锅炉的规划,减少近3亿元投资。该项目的实施还实现减排二氧化硫580吨、烟尘60吨,可谓一举多得。 “政府只是搭好台,唱主角的还是企业,这样循环经济才更有生命力。”青山区区长秦军说。青山区成立了循环经济试点领导小组,设立了专为大企业协调服务的工作机构,并积极筹建青山地区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采取多种办法,促进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引导和调动各方面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很快政企间的联动起到积极效果。武钢与武石化达成余氮利用协议、青山热电厂与武汉市冶金建设院达成合作生产脱硫石膏项目……以前联系不多的大企业之间开始“串门”,企业间的生态耦合和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建立。 在推动企业“联姻”的同时,青山区积极引进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拉长其产业链条。针对武钢生产的钢渣,青山区引进绿色冶金渣公司,该企业研发出可作为水泥原料的超细粉;再引进华新水泥等企业,利用超细粉生产高品质水泥。 目前,青山区企业间已经初步形成了冶金渣(高炉水渣、转炉钢渣)—回收废钢铁—建材产品;氧化铁皮(铁红)—磁性材料;锅炉烟气除尘—粉煤灰—建材产品;烟气脱硫—脱硫渣—建材产品;煤焦油—多环芳烃—精细化工;含铁尘泥(高炉瓦斯泥、转炉除尘灰、尘泥等)—回收废钢铁—烧结料(冷却剂、还原剂等);含硫气体—回收硫磺;催化油浆—芳烃原料—碳素纤维等循环产业链条。 通过这些举措,2007年青山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税收近百亿元,约占全市的六分之一;人均GDP高达6.8万元,是武汉市人均GDP的2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