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数次进入政府限期治理名单的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成都电厂 (以下简称嘉陵电厂),投巨资兴建的环保脱硫设备终于在今年11月底全面完成试运行。正当社会各界如释重负之际,一个意外却不期而至——嘉陵电厂已于近期向成都市政府提交了关停电厂的申请。闻知此讯,欣喜之余,也有不解: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电厂“脑筋急转弯”?
热能用户最先获知讯息
“紧急通知:下午3点准时到市经委开会。”
12月3日上午10点,艾迪蒙服装公司总经理汪毅突然接到成都华电三源热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电话。“具体没说是什么事情。” 作为嘉陵电厂热能销售企业,三源热力公司一直是艾迪蒙服装公司的热能供应商。
下午准时赶到会场,汪毅发现,会议室内挤得满满当当,大都是嘉陵电厂周围的热能用户。会议刚开始,一份红头文件被分发到每个参会者手中。一看标题,大家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一份由成都市经委和能源办联合发布的通知,题为“关于提前做好嘉陵电厂热用户自备能源建设的通知”(成经(2007)397号)。其中有这样的表述:
“近年来,嘉陵电厂由于受煤炭涨价、上网电价下调、企业东调、污染治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该厂运行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为此,嘉陵电厂已向政府提出了关闭请求,有关部门正在研讨之中。为促进嘉陵电厂早日关停,确保嘉陵电厂相关热用户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根据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指示精神,现就提前作好自备热源建设等相关工作通知如下:各有关单位要在2008年6月30日前完成自备热源建设工作……”
从通知后所附的 “嘉陵电厂热用户自备供热项目调查表”上可以看出,政府将通过用户自建锅炉、搬迁等手段解决企业的用热问题。12月10日,成都市能源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府部门将根据调查收集的情况来制定应对措施,“目前还没有形成最终方案”。
刚完成脱硫工程就关停令人“搞不懂”
12月9日,当记者来到离嘉陵电厂正大门几百米远处的艾迪蒙服装有限公司时,汪毅正在一间被白色蒸汽笼罩的车间内和工人一起忙碌着。走出车间,冬日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举目望去,嘉陵电厂巨大的烟囱和冷却塔仿佛就在眼前。
环境状况在好转,却传出电厂即将关闭的消息,这让汪毅连称“搞不懂”。
就在两天前的12月7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嘉陵电厂厂区,办公楼内悬挂的“脱硫现场督查工作会”横幅还没有摘下,会议室内,脱硫设备供应商和电厂现场负责人正在开会,议题是“如何把脱硫工程做成优质工程”。会上,一位脱硫设备供货商告诉记者,“脱硫设备和电厂发电设备的设计寿命是基本一致的,20年没有问题”。
在办公大厅墙上,记者还见到一份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治安12月1日因脱硫设备安装成功向全体员工发出的贺信,其中特别强调:设备运行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这之前的10月25日,该厂1号机组脱硫装置完成试运行。同一天,2号机组脱硫装置开始调试,并于11月底完成试运行。为此,有成都媒体报道:随着国电成都热电厂的搬迁、华能成都电厂的关闭、嘉陵电厂的整治,还成都城东“净土”的希望将变成现实。
环保人员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媒体和公众的欢呼不无道理。长期以来,成都的大气环境质量深受城区附近热电厂影响。而随着嘉陵电厂环保脱硫设备投入运行,其烟尘年总排放量将由改造前的3500吨/年,减少至500吨/年;二氧化硫年总排放量由改造前的2.1万吨/年,减少至3500吨/年,成都环境将因此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无疑值得高兴。成都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用“如释重负、彻底放松”八个字概括自己的心情。
轻松背后,是省市环保部门和嘉陵电厂长达5年多的漫长博弈过程。为此,本报曾于2006年8月4日以《嘉陵电厂治污拉锯战:与谁博弈》为题,做专题报道。成都市环保局污管处一份报告详尽记录了从2004年8月到2007年12月,省市相关部门对嘉陵电厂烟尘和二氧化硫综合治理的历次检查、协调过程:
2004年8月19日省专题调研组首次要求嘉陵电厂展开综合整治。
2005年,被纳入省市限期治理企业名单。嘉陵电厂依然稳坐泰山,停留在“制订方案”中。
2005年10月19日,制造黑雨事件。
2006年,再次被纳入省市限期治理名单。
2006年7月18日,在多方压力下,嘉陵电厂启动脱硫整治。
2007年6月15日,专家督察组为嘉陵电厂技改套上“紧箍咒”。
2007年10月13日,专家督察组再次前往嘉陵电厂督查。该厂承诺10月31日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
这之中,尤其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黑雨事件”发生以后,成都市环境监察支队几乎天天派人驻厂蹲点守候。
经过多年拉锯战,有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说,“一听到嘉陵电厂就头痛。” 突然到来的电厂申请关停的消息,让他们“一块石头落了地。”
申请关闭的背后
高兴之余,疑问随之而来:为什么长达5年多,集政府、民间、媒体等多种力量的治理监管行为,却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反倒在投资1.1亿元的环保脱硫设备建成投产之际,却出现戏剧性的申请关闭。这之中究竟是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带着问题,记者于12月10日上午10点来到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望平街的办公所在地。乘电梯上八楼,偌大办公室内只有四五个人。记者向电梯口一位负责接待的小姐提出采访负责人的要求。她告诉记者,公司所有领导都外出办事,无法接受采访。随后,一位自称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走出来,让记者在会议室等候。10分钟后,她告诉记者:公司的事情,有关部门会做出安排,关于公司的未来,需要公司董事会研究后再做决定。
而在这之前,记者并没有向她说明采访内容。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治安和代理董事长张义华。面对记者所提出的为什么公司在投巨资建成环保脱硫设备投产之际,却申请关闭电厂的问题,总经理和代理董事长分别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答案。
张治安向记者表示,公司的决策权在控股方,也就是林凤集团旗下的中华集团手中,至于申请关闭的原因,他也不是很清楚。电话中,他并未否定申请关闭这一说。
张义华则告诉记者,公司坚决支持成都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城市的决定,认为应该还成都广大市民一片干净的天空。为此,公司各大股东之间,以及公司和政府东调办等机构之间正在积极协调、磋商,同时,公司正充分了解政府在 “东调”工作中对于企业的优惠政策,希望政府能够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困难和利益,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措施。至于其它情况,“暂时不方便透露。”
至于为什么会在环保设备投产之际申请关闭电厂的问题,张义华表示,目前各个方面都还在积极协调阶段,公司各大股东还未对其签字认可。
稍后,一位自称是集团授权人的先生接过电话,告诉记者,公司并没有主动申请关闭电厂,对于前文中提到的成都市经济委员会所发的文件,他没有见过。
为了证实公司方面的表态,记者联系了《通知》后所附的成都市能源办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向记者透露,嘉陵电厂早在10月中旬就向市政府提出了关闭申请,原因是公司“长期亏损,目前已经资不抵债,所以被迫关闭。”
据了解,嘉陵电厂现有锅炉4台(420蒸吨×4台),发电机组3台,装机容量36.5万千瓦,年发电量15亿度左右,占整个成都市供电量的1/10,每年供热25万吨左右,年消耗燃煤108万吨。据张义华之前向媒体透露,2005年之前,公司基本是在亏本运行。
近两年来,不仅燃煤价格在节节攀升,且火电上网电价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调。而刚刚建成的环保设备,除了高昂的初期投入,运行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据张治安之前介绍:脱硫工程静态投资为1.7亿元,考虑到建设期间贷款利息574万元,工程的动态投资应该是1.8亿元。如果加上电除尘器与除灰系统改造所需投资2000万元和铺底生产流动资金52万元,工程项目计划总额在2亿元左右。而据此次脱硫设备供应商向记者透露,相对于初期的投入,这套设备需要“一年一小修,四年一大修”,加上运行费用,企业每年将增加开支约5000万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10月中旬,由成都市环保局、经委有关负责人会同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就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成都电厂脱硫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再次专项督查的过程中,依然有成员提出,尽管环保设备建成运行后,嘉陵电厂烟尘年总排放量将减少至500吨/年,二氧化硫年总排放量减少至3500吨/年,效果十分显著,但它依然是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着眼全市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还是应该关闭或搬迁电厂。
一位长期关注嘉陵电厂的人士分析,“电厂的治理步伐这些年来始终没有跟上政府环保工作的节奏,使公司的环保工作上长期处于被动。按照当下的标准,投入巨资兴建的环保设备最多也只能为企业带来个‘亚健康’,更谈不上‘长寿’了。”
此外,该人士还分析,除了先前谈到的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企业亏本之外,利益驱动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可以在东调过程中,通过土地处置出让收入来获得部分受益。据了解,嘉陵电厂位于二环路之外,占地面积400多亩,当前周边房价已在6000元/平方米。按照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市东调办于2007年8月7日正式印发的《关于东调搬迁企业老厂土地处置出让收入收取的有关通知》(成国土资发[2007]310号)精神:政府将从明年1月1日起,对东调企业老厂土地处置后,市政府应取的土地出让金进行重大调整:东调企业老厂土地通过招拍挂处置的,二环路以内成交价超过800万/亩,二环路以外成交价超过600万/亩的,超过部分的土地价款全部上缴政府,剩余部分的土地价款,政府再按照划拨土地40%、出让土地30%的比例收取土地出让金。
按照该文件精神,嘉陵电厂如果拍卖土地,最多可得到每亩400余万元的土地出让金,整体收入或将超过10亿元。这对于初期投入超过20亿,而2005年之前一直处于亏损,最近两年才稍有赢利的嘉陵电厂来说,算得上一笔不小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