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碳达峰十大行动  生态环境建设  锅炉  天津  水煤浆  方快  贵州  蒸汽锅炉  节能降耗  COP27 

论我国洁净煤技术的产业化

   2007-01-30 锅炉信息网锅炉信息网1080
核心提示:一、洁净煤技术的由来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源作为基本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洁净煤技术的由来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源作为基本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每日每时不可或缺的。历史发展表明,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作为矿物燃料的煤炭逐渐取代人力、畜力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主要能源。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由资源条件决定的,在世界范围内,煤炭资源相对于其它化石能源要丰富得多。中国一次商品能源以煤为主。煤炭提供了75%的工业燃料、76%的发电能源、80%的民用商品能源和60%的化工原料。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能源的主角是煤炭。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消费国,已探明的储量为9183亿吨,折合标准煤计算,占已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资源总储量的90%,在一次能源总消费中,煤炭占76%。煤产量的80%直接用于燃烧,其中发电厂用煤量大于总产量的30%。由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地位不会改变。   煤炭作为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其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危及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存。煤炭在开采中排放的甲烷(又称煤层瓦斯或煤层气)与二氧化碳、氯氟烷烃等气体在大气层中形成温室效应。甲烷虽是仅次于二氧化碳占第二位的重要温室气体,但其效能比二氧化碳大20—60倍。甲烷是一种短寿命的气体,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只有8—12年,而二氧化碳则超过200年,所以与甲烷有关的气候变暖是在其散发后几十年内完成的,而二氧化碳则在几百年内逐渐实现。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导致平流层中臭氧的减少,使辐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加,诱发皮肤癌,使皮肤晒黑而老化,引起眼疾、雪盲等危害人类健康。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遗弃的大量矸石、排出的矿井水(分别为高矿化度、酸性、高悬浮物,有的还有放射元素),都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煤燃烧后进入大气的悬浮粒子总量包括灰粒子、微量金属和碳氢化合物、烟等,它是我国大气中最严重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的健康威胁最大。微粒的排放量取决于煤的灰分含量、燃烧温度和锅炉烟道气压力。微粒浓度高会引起或促成慢性哮喘和其它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粉尘和特细粉尘状悬浮粒子总量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它更易被吸入肺内,特细粉尘含有最多与煤燃烧有关的有毒元素或致癌元素,如氢离子、微量金属和有机化合物,目前的污染控制设备尚很难去除特细粉尘微粒,属世界性难题。   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元凶。二氧化硫污染是一种低浓度的长期污染,对生态环境是一种慢性、叠加性的长期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系统进入人体,与呼吸器官作用,引起或加重呼吸器官的疾病,如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等。此外,植物对二氧化硫特别敏感,主要通过叶面气孔进入植物体,如果其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本身自解机能(即阀值浓度)时,就会破坏植物正常生理机能,使光合作用降低,生长缓慢,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严重时则枯死。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催化氧化等过程形成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森林、湖泊、农业生产、建筑及材料造成危害也极大。酸雨是跨界的污染问题,随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增长,这些氧化物与氧结合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离子,如遇水雾就会形成酸雨和酸雾。 毋庸讳言,传统的煤炭开发和利用技术以及不加限制的消耗矿物能源确实极大地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诱发温室效应、酸雨,引起疾病、农业减产甚至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国煤炭84%用于燃烧,目前居主导地位的、相对落后的燃烧方式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全国SO2和烟尘的80%为燃煤产生;同时在煤炭开采中造成地面塌陷、污染和流失了大量的地下水、向大气排放CH4等。 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出路就在发展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英文Clean Coal)一词是80年代初期美国和加拿大关于解决两国边境酸雨问题谈判的特使德鲁?刘易斯(Drewlewis,美国)和威廉姆?戴维斯( William Davis,加拿大)提出的。1986年3月美国率先推出“洁净煤技术示范计划(CCTP)”,到1994年9月已进行五轮竞争性项目征集。共优选出45个商业性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71.4亿美元。投资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政府资助比例平均约为35%左右)。 欧共体推出的未来能源计划的主旨是促进欧洲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和煤炭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欧共体能源研究、技术开发示范(RTD)计划行动主要涉及下列领域:改善能源转换利用;可再生能源;核安全;核聚变。目前在改善能源转换和利用的研究开发中优先考虑的是减少污染排放及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正在研究开发的项目有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与生物质及工业、城市或农业废弃物联合气化(或燃烧);固体燃料气化燃料电池联合循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等。主要目标是使燃煤发电更加高效、洁净,减少CO2和其它温室气体排放。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以石油为主要一次能源,但消费的石油全部依靠进口。为摆脱对石油的过分依赖,近年来日本开始较大幅度地增加煤炭的消费量,将以煤代油作为日本能源的基本政策之一。但是,日本的环保要求十分严格,增加煤炭消费量的关键是控制燃煤污染。因此,日本在1992年制定的第9次煤炭政策中规定,洁净煤技术是日本煤炭科研的重点。1995年在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NEDO)内组建了一个“洁净煤技术中心”,专门负责开发下个世纪的煤炭利用技术。其目标是在下个世纪大幅度提高燃煤发电的比重,又不使排污超标。日本的洁净煤技术开发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一是提高热效率,降低废气排放。如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及煤气化燃料电池联合发电技术等。二是进行煤炭燃烧前后净化,包括燃前处理、燃烧过程中及燃后烟道气的脱硫脱氮、煤炭的有效利用等。 中国多年来围绕提高煤炭开发利用效率,减轻燃煤引发的环境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上起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随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洁净煤技术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措施之一得到党、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洁净煤技术在中国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正面临着根本性的转变,靠牺牲资源和环境、通过高消耗和先污染后治理来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已导致当今世界面临着各式各样的环境威胁,使人类在逐渐滑向环境灾难的境地。因此,应以可持续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发展模式,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协调起来,从而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未来能源应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生物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及开发中的可控核聚变能等新能源。但以化石能为主的能源格局相当时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正是在通往未来能源的过渡时期内切实有效的现实选择。   二、洁净煤技术的概念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一词来源于美国,1980年列入了能源词汇。它是针对使用煤炭对环境造成污染所提出的技术对策,是最大限度利用煤的能源,同时将造成的污染降到最小限度的技术方案。从概念上说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它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结合为一体,成为能源工业中国际高新技术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 洁净煤技术按其生产和利用的过程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燃烧前的煤炭加工和转化技术。包括煤炭的洗选和加工转化技术,如型煤、水煤浆、煤炭液化、煤炭气化等。 第二类是煤炭燃烧技术。主要是洁净煤发电技术,目前,国家确定的主要是循环流化床燃烧、增压流化床燃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超临界机组加脱硫脱硝装置。 第三类是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炉内喷钙法、喷雾干燥法、电子束法、氨法、尾部烟气、海水脱硫等多种。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脱硫工艺。 三、国内外洁净煤技术发展动态      l、洁净煤技术国外发展概况 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世界性石油危机后,成为了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的战略研究重点。各发达国家在开发、制定和执行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程序上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即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发展常规技术和发展高新技术相结合,同时启动分期完成。常规的应用技术中有煤的洗选燃烧利用技术,高新应用技术中有新型发电系统、煤的气化、煤的液化新工艺等。   美国在洁净煤技术研究和开发上,注重节能使用与清洁燃烧技术并举,1986年3月美国率先推出“洁净煤技术示范计划(CCTP)”,提出了严密的洁净煤技术计划,开展了4项相关技术的研究: (1)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流化床燃烧-CFBC,改进燃烧和直接燃煤热机); (2)环境保护设备(NOx与SOx控制); (3)煤炭加工成洁净能源技术(洗选、温和气化、液化); (4)工业应用(炼铁、水泥及其他行业控制硫、氮、灰尘排放和烟气回收洗涤等)。 已有13项取得初步商业化成果。欧共体国家正在研究开发的项目有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煤和生物质及废弃物联合气化(或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固体燃料气化与燃料电池联合循环技术等。日本近年来开始较大幅度的增加煤炭的消费量,发展洁净煤技术成为热点。正在开发的项目包括:①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技术,如IGCC、CFBC和PFBC;②脱硫、脱氮技术,如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氧燃烧技术,先进的废烟处理技术,先进的焦炭生产技术等;③煤炭转化技术,如煤炭直接液化,加氢气化,煤气化联合燃料电池和煤的热解等;④粉煤灰的有效利用技术。 各国开展洁净煤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促进了能源行业和煤炭加工利用的科学技术进步,并有实质性收益。对一些新开发的项目,如新型发电、气化、液化、水煤浆,有不少由国家支持建立商业性示范工程。从长远发展,特别是21世纪中期以后,这些技术会逐渐显现出优势。 2、洁净煤技术国内发展概况 随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洁净煤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措施之一,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995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洁净煤技术推广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并于1997年6月获国务院批准。近10年来,我国围绕提高煤炭开发利用效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涉及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等领域的研究,中国洁净煤技术计划框架涉及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大致包括十项技术,即:煤炭洗选、动力配煤、型煤、水煤浆;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增压流化床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工业锅炉和窑炉。 (1)选煤技术 国内自行研制的设备已基本满足400万t/a以下各类选煤厂建设和改造需要,有些工艺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国有大中型选煤厂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已由过去单纯的注重降灰转为降灰与脱硫并举及回收洗矸中的黄铁矿。目前(3NWX1200/850)无压重介质旋流器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使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研制成功、分选技术取得若干重要成果。 (2)动力配煤技术 自70年代末我国分别在煤炭系统、燃料流通系统、电力系统等开展和建立了动力配煤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均是利用各种煤在性质上的差异,相互“取长补短”,最终使配出的动力煤在综合性能上达到“最优状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将二种以上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一定比例掺配加工而成的混煤,是通过物理手段人为加工的一个新“煤种”。同时,可使煤的质量稳定,在工业锅炉、窑炉中燃烧时可取得一定的节煤效果。目前,煤炭系统正在开发的配煤场有杭州煤场、株州选煤厂煤场、重庆煤场、安徽蚌埠煤场、上海燃料总公司、佛山市燃料公司、无锡市燃料公司、天津市煤建总公司、北京煤炭1—4厂等均初步建立起动力配煤生产线。 (3)型煤技术 我国民用型煤目前年产量约5000万t,大中城市普及率60%,以蜂窝煤、煤球为主。工业型煤分为化肥造气型煤和锅炉燃料型煤,年产量约2200万t。目前化肥造气型煤主要是石灰碳化煤球。由于技术、价格、市场等原因,锅炉燃料型煤工业化推广较慢。 (4) 水煤浆 水煤浆是七十年代兴起的煤基液态燃料,可作为炉窑燃料或合成气原料,具有燃烧稳定,污染排放少等优点。国家经过“六五”以来研究、开发,在制浆、运输和燃烧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建成9座水煤浆厂,总生产能力176万t/a;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工业窑炉进行了水煤浆示范燃烧;水煤浆作气化炉原料在鲁南化肥厂应用于生产;矿区高、中灰煤泥制浆和35t/h锅炉燃烧技术通过鉴定。目前进行水煤浆技术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 (5)循环流化床(CFBC) CFBC锅炉煤种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脱硫率可达到98%,NOX、CO低排放,是重要的节能和洁净燃烧技术。我国的CFBC技术开发工作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组织开发研制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分别于九十年代相继投入运行,最大容量达75t/h。主要技术类型有:百叶窗式、热旋风筒式、平面流分离器式等。目前国内已具备设计、制造75t/h及以下的小型CFBC锅炉的能力,但在工艺及辅机配套、连续运行时间、负荷、磨损、漏烟、脱硫等技术方面还有待完善。国内已基本具备设计、制造50MW CFBC锅炉的能力。 (6)增压流化床(PFBC) 到“八五”末期,由东南大学等单位研究开发的PFBC-CC示范试验装置(15MW)在徐州贾旺电厂建设之中,容量是国外最大容量的1/25。大型商业化PFBC机组的高温烟气净化技术及设备、大功率高初温燃气轮机技术、控制技术等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开发阶段。 (7)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IGCC发电技术通过将煤气化生成燃料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其尾气通过余热锅炉生产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使燃气发电与蒸汽发电联合起来,发电效率达45%以上。我国IGCC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经历了约二十年,一些单项技术如气化炉、空分设备、煤气脱硫、余热锅炉等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八五”期间与美国德士古(Texaco)公司等合作,完成了水煤浆加压气化200MW和400MW等级的IGCC预可行性研究。 (8)煤炭气化 国内气化技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工业行业和民用燃气,以UGI、水煤气两段炉、发生炉两段炉等固定床气化技术为主。近年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置,如山西化肥厂等引进加压鲁奇炉;鲁南化肥厂等引进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技术;上海焦化厂引进U-GAS气化炉。水煤气两段炉或发生炉两段炉也有引进,用于制取工业燃气或城市民用煤气。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开发了f0.3m、f1.0m灰熔聚粉煤气化试验装置,目前100t/d工业示范项目还在进行。煤科总院北京煤化所开发了f 0.3m加压粉煤流化床气化试验装置,并进行了试验。中国矿大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经过多年开发,1995年~1997年在唐山刘庄矿进行了工业产气试验,煤气供附近陶瓷厂燃用。该项目采用“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地下气化”技术,可产出空气煤气或水煤气。 (9)煤炭液化 国内煤科总院北京煤化所于80年代建立了2套0.1t/d的小型连续液化试验装置和1套液化油加氢连续试验装置,对几十种中国煤作了评价试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于“75”期间完成了100t/a间接液化中间试验,“85”期间进行了2000t/a的间接煤液化工业试验。1997年,中德合作云南先锋褐煤液化厂、中美合作神华煤液化厂、中日合作黑龙江依兰煤液化厂3个可行性研究项目分别签字。同年,在德国DMT公司的200kg/d装置上对先锋煤作了试验,油收率达53%;美国HTI公司对神木煤进行了30-50kg/d试验,粗油收率达63%;北京煤化所对依兰煤进行了100kg/d试验,50t煤样和2t催化剂样品已运至日本。 (10)工业锅炉和窑炉 随着省煤器和锅炉分层装置改进,国内工业蒸汽锅炉的结构趋向合理,热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工业炉窑方面,出现并开始进行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技术)、纯氧或富氧燃烧节能技术、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水泥生产技术、余热(废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局部应用。 四、我国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现状与主要问题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能源结构特点,进行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和烟尘净化等领域的研究取得显著成就,可以作为我国节能技术研究方向的参考。但是,发达国家煤化工走规模化、技术设备走高精端的道路,由于煤炭作为一次能源使用所占的比例较小,通过高投入解决几个关键技术点,从而实现煤炭的高效利用的目标相对容易。 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洁净煤技术。我国于1994年成立了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成立了国家洁净煤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1997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1997年、1999年,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地主办了两届洁净煤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我国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方面有显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深加工有所进步,煤炭入洗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型煤和水煤浆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始起步,已有示范性项目投入使用;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气已成为城市民用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煤炭液化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煤炭液化商业性示范厂的可行性研究。 但是我们还存在很多客观的、特有的问题。我们的现状和问题是: 1、选煤技术发展缓慢,煤炭实际入洗比例低。 煤炭经冼选后可显著降低灰分和疏分的含量,减少烟尘、SO2等污染物的排放,促进煤炭燃烧效率的提高。目前发达国家原煤洗选率为50%~90%,选煤技术已广泛应用。我国己建选煤厂人选能力约5亿t,但是煤炭实际入冼比例仍比较低(20%~30%)。平均厂型小、设备可靠性差等导致选煤成本偏高,这是制约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 2、当前的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涉及的应用范围小,直接燃烧仍比例大。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每年仅以燃烧方式消耗的煤就达11亿t,占煤炭年总产量的80%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约占75%,而其中全国的工业锅炉(约46万台)、工业窑炉(16万座)年耗煤量就达4亿t,占直接燃烧方式耗煤量的1/3还多。尽管我们很多洁净煤技术实际上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煤炭散烧问题,但是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在发电领域,全国的46多万台工业锅炉、16万座工业窑炉煤炭、还有较大比例的发电厂链条锅炉还是采用煤炭散烧的方式在运行,国家原煤直接燃烧的比例一直没有明显改变,其关键原因是没有开发出适合于中国特点的、易于推广普及的关键性的高效节能技术。在配煤和型煤应用推广中,缺少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节能显著的技术支撑,动力配煤和型煤的推广一直举步维坚。 3、煤炭转化技术领域,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的煤炭气化技术水乎还较低,目前采用的工艺主要是固定床常压气化工艺,采用的炉型多为混合煤气发生炉、水煤气发生炉等,效率不高。近年来,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已有一些企业采用新的气化炉技术。在水煤浆气化领域,我国积累了较多研究开发经验,特别是在"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已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煤炭直接液化、液化油提质加工和分析检验实验室,开展了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目前,从煤一直到合格产品的全流程已经打通,为建设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但这些领域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产业化还有距离。  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在洁净煤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还存在其他许多问题,主要是我国洁净煤技术层次不高,还没有形成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机制,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法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具体,力量不集中,资金筹集渠道不畅。洁净煤技术是从煤炭开采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的总称,是一个集煤炭加工技术、煤炭燃烧技术、煤炭转化技术以及污染控制技术为一体的技术体系。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是将洁净煤技术应用到煤炭加工、使用、转化的实践中,通过法规、政策、税收、信贷等措施,促使形成市场利益推动机制,推进洁净煤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效利用煤炭、减少环境污染的系统工程。没有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洁净煤技术难以迅速推开,甚至会夭折。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是洁净煤技术发展的关键。 五、推进我国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建国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一直占63%—70%之间。从我国富煤贫油的资源结构、现实国力和战时经济安全保障来看,在新世纪的相当长时间内,主要能源仍将是煤炭。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赋存有限,水能和核能的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新能源的开发尚需时日。在最近完成的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中,20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到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重不会低于50%。   中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石油,这是难以为继的。必须下大力气调整能源结构,从各方面采取措施节约石油消耗,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进一步发展水电和坑口大机组火电。”随着能源科技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优质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所以,发展洁净煤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是我国的长期任务。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以及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进程滞后,导致了我国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成为制约许多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已解决了煤炭的供应问题,并连续几年出现了煤炭供大于求的状况,煤炭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建议》,以此为指导,切实转变工业增长方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努力使煤炭工业发展成为社会效益与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相统一、环保要求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相一致的新型煤炭工业。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后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产品的市场参与程度将取决于我国洁净煤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的速度。因此,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促进煤炭深度加工、洁净燃烧、提高效率、减少污染,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这需要国家从战略高度予以考虑,在我国现有洁净煤技术的基础上,瞄准国际洁净煤高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重点突破在我国涪净煤技术领域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高技术。因此,今后要着重做好以下7方面的工作。   (1)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大幅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彻底改变煤炭利用高污染、低效率的局面。   (2)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以油、气代用品为重要任务,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振兴装备制造业,在高效洁净煤发电、煤液化、气化和联产技术实现突跛。   (3)选择能主导21世纪初、中叶(2001~2050)我国煤炭、电力产业、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升级的关键高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一煤气化技术和多产品联产技术,进行攻关,以取得重大突破。   (4)在以缓解油品短缺为主要目的并能在数年后形成重大产业的煤炭液化技术上取得重点突破。   (5)既要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合作和再创新,又要立足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远近结合,高起点、快速掌握和发展洁净煤利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洁净燃煤联合循环、高效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和燃煤电站烟气污染排放控制技术。   (6)重在鼓励创新,产生原创性成果,探索最终实现近零排放的洁净煤技术,同时吸引、培养和发现人才,部署洁净煤新技术研发项目。 (7)一定要建立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机制、金融机制、市场机制和推广机制。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把推广停留在口头上和文字上。   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我国现在和将来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它耍经历长期的发展历程。在其发展历程中,各种新技术将不断涌现,并有可能成为未来洁净煤高技术产业的生长点。这些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与产业化不仅会自身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且也将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多种技术选择,对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国家洁净煤高技术计划的实施,不仅会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和发明专利,还将凝聚、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沽净煤技术研究与开发队伍,建立与完善一批研究开发与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具有灵活高效的创新机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国今后在洁净煤技术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逐步实现从技术的引进国向技术的输出国的根本转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