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山东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四矿从实现采油矿的长远发展着手,将“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列入员工的学习培训计划中,“发现式学习”成为新年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的新方式。
2005年以来,该矿对制约生产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各项技术难题进行立项选题攻关,吸收全体员工特别是有特长和兴趣的员工参加,建立了项目责任制,完善了相关管理考核制度。从而使员工学习走出图文凭、重形式的窠臼,尝试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一年来,许多员工在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上下功夫,发现操作难题不再选择放弃和绕道走,而是带着问题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向有绝招的人求教,强化自己的动手能力,找到攻关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论依据,这种“发现式学习”打开了员工的创新思维,一个个实用的“金点子”层出不穷。
老技术革新迷、注汽一队员工刘洪强针对注汽锅炉炉管鼓包、爆管的技术难题,自学微积分原理,请教注汽专家,得出锅炉火嘴小角度偏移会引起火嘴偏离中心线、进而造成火焰偏烧导致鼓包、爆管的结论,成功研制出以三脚支撑为主导结构的火焰偏烧调节器,从根本上解决火焰偏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锅炉爆管事故发生几率,延长了炉管使用寿命。安装火焰偏烧调节器后,全矿年节约资金20余万元。他也因此被企业评为“三等功”,他的“火焰偏烧调节器操作方法”被命名为“刘洪强法”。
2005年,全矿员工共提出科技、企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合理化建议145条,申报创新创效项目25项,员工称其为“发现式学习”催生出的“头脑风暴”。
实践证明,这种“发现式学习”确实可以发现、挖掘、放大学习者的潜能,使学习者在兴趣驱使和目标激励下,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探究从而使自身潜能得到极大释放。2006年,全矿有更多的员工投入到“发现式学习”中,一股学理论、学文化、解难题、搞自主创新之风吹进车间班组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