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寒意刚刚袭来,一股股暖流却在武乡县城居民的心头涌动:11月1日,县城集中供热工程试运行成功,遍布78个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400多户居民,上万人首批享受到正常集中供暖。从此,武乡县在全市十三个县市(区)率先实现了集中供热。
一个山老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抓住短短的半年时间,何以拿出3600万元的巨额资金,迅速实现了集中供热?县委书记阎建书如是说:“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科学决策系民心
山城武乡地处太行、太岳两大山脉之间,取暖期较长。多少年来,许多机关单位都是自建锅炉、分散供热,县城更是烟囱林立。每到供暖季节,120多根冒着黑烟的烟囱便成为县城上空的一道煞人的“风景”。这种“处处冒烟、户户不热”的现状,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而且群众怨声载道,意见很大。
水、电、暖、气被称为现代城市的四大基础设施。集中供热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供热的发展所需。近年来,武乡县随着“打造山水园林文化型城市”战略布局的全面实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保证县城居民温暖过冬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推广集中供热随之摆上了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多方征求意见后,县委、县政府大胆决策,决定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利用县城地势平坦、居民居住集中的有利条件,在县城搞集中供热工程,实现武乡老区人民多年的夙愿。
今年年初,在武乡县三级干部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阎建书庄严承诺:在县城推广集中供热工程,今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完成4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并将这一壮举命名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列入本年度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建“3231”重点工程之首,作为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民办实事的标志性工程。同时,工程热源厂厂址选在了位于太行街南侧、东盛巷南延伸段。背水一战齐攻坚
搞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数千万元,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按正常工期安排,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而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当年开工,当年投入运行,时间紧,任务重。为强化对集中供热工程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由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的集中供热领导组,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头有指标,呈现出九牛爬坡齐使力的喜人局面。据统计,今年县委先后专门召开23次会议,协调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背水一战,攻坚克难。5月20日,一场集中供热攻坚战在革命老区武乡县打响了。从此,无论是酷暑难耐的盛夏,还是绵绵细雨的秋季,在各地施工现场,随处可见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到处是热火朝天、战天斗地的劳动场面。
县委书记阎建书把集中供热工程操在心上,抓在手上,不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空,就出现在施工现场。即使是国庆长假期间,他在家里也是忧心如焚,曾经两次专门来到施工现场,仔细盘查工程具体情况。偌大的集中供热工程,资金需求多,涉及部门多,施工队伍多。为了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仅他亲自主持召开的工程协调会就达20余次,不论组织管理、技术设计和方案实施,还是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阎建书凭着在企业任职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使工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土建工地,他每天都要了解施工进展情况,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换热站工地,他每次都走遍各个角落,督促检查管道安装进度;锅炉安装,他亲自深入车间厂房,严格监督设备质量。哪怕是一个螺丝钉的安装位置,他也仔细检查,做到了心中有数。不少施工单位负责人感慨地说:“武乡县委的阎书记工作责任心特强,各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确实是个专业型的领导干部,俺们打心眼里佩服!”县建设局局长李晋国一语中的:“说实话,这个工程从开始施工起,我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总感觉怕‘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多亏阎书记为我们撑腰作主,排忧解难,才能够赶在冬季来临之前实现正常供热,一年半工期在五个多月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这对于我们这些长期搞具体工程的人来讲,都觉得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县长周涛经常不定期不打招呼直接走进工地。在土建、安装等各个环节,随处可见他现场办公的身影。每次检查,他总是要求施工单位要站在对老区人民切身利益负责的高度,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确保实现按时供热。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县人大主任李国珍养成了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担任集中供热工程领导组组长后,他果断地向县委立下“军令状”,把工地作为前线战场,多方协调各施工单位,督促工程进度,严查工程质量,一丝不苟把关。
领导表率作用是一道无声的命令。县建设局局长李晋国兼任工程领导组副组长,不顾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一天到晚“泡”在工地,把全部精力放到工程建设上。81岁的老父亲摔伤躺在病床上,他没时间去探望。父亲病重直到去世,他一直忙碌在工地,临终也未能见到最后一面,只得以泪洗面。妻子有病去北京住院治疗,李晋国忙得脱不开身,只好让外甥女陪伴。副局长李跃平,边考察边学习,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把关,有时遇到工期紧时,就拿起工具同工人们一起劳动,人瘦了,皮肤黑了,毫无怨言。副局长王水平患有高血压、哮喘病,坚持带病上阵不休息,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同工人们吃住在一线,服务在一线。
集中供热工程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在老区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人心贴近了,手拉紧了,信心更足了。从土建工程开始,到各家锅炉拆迁,再到二次管网铺设资金的筹集,都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支持,老区人民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就像当年抗战支前一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施工。县蔬菜公司在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按时交纳了二次管网入户取暖费。
为确保工程进度,县委对施工单位作出严格奖惩措施:实行倒排工期,晚一天罚款1000元,早一天奖励500元。同时,各施工单位自戴“紧箍咒”,坚持工人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热源厂土建工程由山西玉华建筑公司承建,任务十分艰苦,但公司要求工人每天早上班1小时,晚下班2小时,增加工资,提供夜餐,最终保证了如期完工。质量为天树丰碑
集中供热工程作为一项惠泽万民的民心工程,武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县建设局高起点规划,聘请省、市电力专家科学设计。大到工程招标,小到每道工序和每个细节,领导组严把质量关,决不含糊。“要站在对老区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把民心工程办实、办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老百姓的检验。”县委书记阎建书一再告诫管理队伍和施工队伍。
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热源厂土建工程,一次、二次管网铺设,锅炉和工艺及电气安装工程,每一项都由领导组负责进行严格公开招标,分别由山西玉华建筑公司、省第三建筑公司、中国十三冶金建设公司、长治市凯得康工贸有限公司中标负责承建安装,长治市科城监理公司监理。同时,工程领导组又专门聘请了两名高级工程师严把技术关。在每一个环节,均形成了“四方把关”程序,只有经施工单位质监员、建设局、监理单位和工程师四方共同验收合格签字后,施工单位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
土建工程建设时,在自来水管网安装过程中,因为阀门紧,砌体砂浆标号不达标准,施工单位只好全部拆除,及时重新砌筑;工艺安装试运行阶段,发现噪音和电流过大,领导组立即责成厂方重新更换;在安装过滤器盛水砖后,发现盛水速度缓慢,不能满足冲渣要求,又及时通知厂家进行了更换……
多年企盼,一朝成真。11月1日,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奋战,总投资3600万元、占地面积15692.2平方米、供热40万平方米的一期集中供热工程投入试运行。11月14日,工程投入正常运行。当年开工,当年受益,武乡21万人民再次创造了一项“老区速度”新纪录。目前,2台40吨热水锅炉从根本上解决了78个单位、3400多户、1万多口居民的取暖问题。同时,拆除掉的68台锅炉每年可节约燃煤6000吨,节省劳力100余人,减少烟尘750吨、二氧化硫360吨。集中供热工程经过除尘处理后,武乡县城的烟尘排放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当地老百姓中树起了一座无言的丰碑。当汩汩暖流涌入家里时,居民们欣喜若狂,有人竟点燃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居民张书珍激动地说:“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受冷挨冻了,党和政府真是咱的贴心人啊。”
为保证居民正常供暖,武乡县委、县政府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使集中供热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滚动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家家冒烟、户户不热”的供热体制,县委、县政府已决定再投资1000万元,紧锣密鼓上马二期工程,彻底实现县城居民2006年全部享受集中供热。
人们在翘首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