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锅炉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投资规模
1、轻工纺织工业是全国最大用户,年需求量约9600-14900蒸吨,约占全国工业锅炉总量的19%。造纸业将大力发展,由目前年产1400万t提高到1000万t。纺织工业在前5年年增长率14%高速发展之后,1999年将放慢速度,只能保持5%-6%的增长。合成洗涤剂生产则将成倍增长。因此轻工纺织工业以工业锅炉需求量较大,并且需求将会发生变化;制糖工业将采用35-65t/h中压工业锅炉以差压发电背压供汽;造纸工业将发展黑液锅炉采用25-75t/h中压热电联产机组;纺织工业也向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发展,并且需要热油载体锅炉以适应印染针织业的需要。
2、石油化学工业也是工业锅炉的主要用户,目前占15%,年需求量约3000-4500蒸吨。今后10年估计将以10%速度发展。炼油、合成氨、乙烯、橡胶及烧碱各业需要多种工业锅炉,包括开工辅助锅炉、工艺废气余热锅炉、油田注汽锅炉,以及自备热电站锅炉等。
3、治金工业以钢铁生产为主,同时包括有色金属、碳素和耐火材料生产,年需求量约为2600-3900蒸吨。今后10年计划成倍增长,工业锅炉需求量年增长率保持在5%-6%以上,并以余热锅炉和热电联供为主。
4、建筑材料工业以水泥为主,同时包括玻璃、石棉、及水泥制品生产,年需求量约为3300-5300蒸吨。需发展300°C-400°C甚至更低温尾气回收余热锅炉,预计1999年以12%-14%的速度发展,热电联供到2000年将增加一倍。
二、三北地区新建住房的采暖需要
“三北”寒冷地区的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1980年的1125万m2;发展到1990年的18980万m2;,增长16倍之多,供热普及率也由1980年的2.0%提高到1990的12.08%。但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仍然太低,为此,中国能源工业中期发展规划确定积极发展热电联产,余热发电和集中供热,到2000年规划新增电容量1000万kw。凡一个企业或一个小区内几个企业需装设单台容量大于等于10-20t/h锅炉,有稳定热负荷,年运行时间大于等于4000小时的,必须安装热电联产机组。凡新建企业、采暖住宅以及公共建筑,都应统一规划,采用集中供热、避免新建小型锅炉房和小型供热系统。实现热电联产或集中供热;这将使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有一个较大发展,2000年规划采暖地区供热面积由1990年的1.9亿m2;发展到54亿m2;,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0%-50%。
“三北”地区共有13个省市、城市集中供热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差别很大,以黑龙江省为最高,集中供热普及率1989年已达到20.59%,北京、辽宁、吉林次之,达到15%左右,其余的尚不足10%。“三北”地区平均每年新增住面积7000-8000万m2;,其所需采暖锅炉量为11000-13000蒸吨。
三、工业锅炉的正常更换,以及低效率和落后锅炉的改造
工业锅炉使用奉命一般可达15-20年,某些水火管锅炉的寿命短的不过8-10年。未来10年内将有12万台24万蒸吨工业锅炉需要更新改造。但是随着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这些更新改造不会是简单的重置,而是容量等级提高,锅炉和锅炉房数量相对减少。
此外,出口外销市场、第三产业、乡镇和人体经济的崛起,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增长快、变化大,估计需要大量高效低污染、轻便快装、容量不大的工业锅炉产品。我国工业锅炉有少量进口,也有少量出口,每年的出口量约500蒸吨,有待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