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5月20日电 从春至夏,哈尔滨市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大幕开启。透过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人们期待,今年会有更多的市民享受到集中供热带来的温暖。
2002年以前,哈尔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仅为49%%,近几年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事业,尤其是实施了道里集中供热大项目建设,同时在南岗、太平、香坊、动力、松北等地区大力实施并网改造工程,使得该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大幅提高,至2004年底,已达55%。
空气质量提高20%
道里集中供热工程是哈尔滨市有史以来和“十五”期间最大的供热项目,总投资17.8亿元。
2004年4月13日,道里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在一期工程建设中,供热集团完成投资7.32亿元,安装2台116兆瓦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敷设供热管线36.8公里,实现热负荷500万平方米。当年的9月15日,9.2公里主干线工程全线贯通;10月9日,系统进入热态调试,实现当年供热目标。道里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实现并网500万平方米,共拆并分散小锅炉房156处,新建改建热交换站38处。
一期工程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工程受益居民10万户,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3.04个百分点;从供热质量看,居民住宅室温提高3 5℃。同时,该工程拔掉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的大烟囱156根,当年减少烟尘排放量2750吨、二氧化硫550吨、灰渣2.4万吨,市区空气质量比上年同期提高20。
两年新增供热面积1200万m2
今年,正在实施的集中供热工程除道里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和并网改造工程外,还有哈热双30万千瓦供热机组扩建项目。该项目是我省及哈尔滨市重工业改造重大项目之一,于4月17日开工建设,2007年4月全部竣工,届时将新增10余万户居民享受集中供热。
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供热区域将覆盖动力供热区、香坊供热区、开发区供热区,供热区域内可替代污染严重的小锅炉187台,小烟囱139座,据测算,可使该市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476万吨,烟尘年排放量将减少5.55万吨。
与此同时,哈尔滨市正积极争取西南部集中供热项目得到国家批准,并于下半年开工。目前,该市正在规划西南部、松北新区、群力新区等集中供热项目。至2010年,该市将形成以七大主要集中供热热源为主的供热网络,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至80%%以上。届时,全市绝大多数居民冬天将享受到24小时集中供热,室温将达到20℃以上,城市冬季大气环境将大大改善。
明年供热普及率将达64%
今年4月18日,道里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开始建设,该工程计划投资6.5亿元,敷设供热管网50.1公里,新建改建热交换站43个,实现热负荷650万平方米。今年管线敷设工程分为南、北两部分,北线工程将完成西起红安街,东至一面街,北起松花江,南至新阳路、西十六道街、田地街、兆麟街、石头道街所围合区域内的所有剩余分支线。实现新增供热面积650万平方米。南线主要是干线敷设工程,计划完成从热源厂—更新街—崇俭街—二十道街—南新街—南勋街—森林街—一面街—工厂街—安化街—安红街的热网工程,最终实现195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
今年9月二期工程竣工,明年将开始三期工程,全面完成道里集中供热的收尾工程。道里集中供热项目2006年建成投产后,将使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目前的49%%提高到64%%,居民住宅室温由目前的16℃提高到18℃以上,每年可节约燃煤23.2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1万吨、二氧化硫2200吨、灰渣9.5万吨,减少噪声源832处,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来源: 东北网-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