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协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钢材需求
2005.5.11
--------------------------------------------------------------------------------
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让装备制造业企业难以承受。当众多制造业企业眼睁睁地看着钢材价格一涨再涨的时候,钢铁企业却是一方面承受着成本大幅增加的压力,另一方面面对着下游企业日益旺盛的需求。
在此情况下,钢材价格还会继续涨下去吗?钢材的供需关系究竟会如何演变?在近日举行的2005年机械制造业发展论坛上,刚刚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位置上退下来,现为钢铁协会顾问的吴溪淳对装备制造业用钢的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做了权威解读和预测。
取向硅钢:短期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当国内发电机组产量从每年2000多万千瓦突然跃升到6000多万千瓦时,电工钢板的供应立刻显得不足。取向硅钢目前国内只有武钢一家生产,且年产量只有12万吨。去年虽然进口了29万多吨,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市场价格一再攀升。
更为糟糕的是,取向硅钢的生产技术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尚未完全掌握。全世界能够生产高牌号取向硅钢的只有日、美、德等国的少数几家大公司,而且这几家公司的生产能力目前已经饱和。
最近国外大的钢铁公司还有一种新的动向:不愿把取向硅钢卖给中国。他们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与其把取向硅钢卖给中国企业去做大型变压器,不如自己做,然后向中国卖变压器。在此背景下,今年1~2月我国取向硅钢的进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20%。
现在,进口取向硅钢的到岸价为25000元/吨,但是经过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的倒手,市场价就变成了37000~40000元/吨。就是这样的价格还买不到货。
于是,国内企业不得不自行开发取向硅钢的生产技术。从去年开始,武钢便开始了技术攻关,如果运气好的话,那么两台年产40万吨的环形炉可望于明年投产。但要真正形成大批量生产,则要等到2007年。无取向硅钢:两个月以后价格开始下降。
无取向硅钢的供应前景则要好得多。尽管国际市场上无取向硅钢供应也十分紧张,但是随着鞍钢4条各20万吨生产线的投产,加上武钢40万吨生产线的投产,无取向硅钢的供应能力将大幅度增加。待到6、7月份,无取向硅钢的市场价格肯定就会下降。
汽车板:供应能力大幅增加
在中国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向合理区间回归的时候,国内汽车板的生产却以汽车生产两倍增速的速度在增长。去年宝钢生产了147.8万吨的冷轧汽车板,鞍钢也有46.8万吨的产量。2004年我国进口冷轧薄板(卷)327.72万吨,比2003年骤降40%。现在鞍钢与日本新日铁公司、法国阿塞路公司合营的1800汽车用冷轧薄板生产线已经开始试产,预计5月份投产,可年产镀锌板90万吨。而鞍钢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合营的大连镀锌板生产线也已草签协议。所以,汽车板的国内供给量将会大幅增加,进口量将逐步减少。
不锈钢: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
2004年我国不锈钢进口比上年减少3.72%,上海、青岛、广州等地的不锈钢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今年,太钢将新建年产150万吨的不锈钢项目,宝钢的不锈钢工程也将建成投产。因此,国内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进口量将进一步减少。
合金钢棒线材:高质量产品供应能力提高
从总量上看,我国已经成为合金钢棒线材的净出口国。2004年合金钢棒线材进口21.10万吨,出口58.66万吨。2005年将继续保持有进有出、出大于进的局面。随着一批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国内合金钢棒线材的品种和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供应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也都将有所提高。锅炉钢管:惟一涨不动的钢材品种。
随着我国电站设备产量的大幅增加,锅炉用无缝钢管供应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去年锅炉钢管的进口量比上年增长了90%。2005年,国内新增了若干生产线,因此国内供应能力提高,价格上涨已经没有多大空间。事实上,在其他钢材品种价格都在上涨的时候,锅炉钢管的价格已经涨不动了。而到了下半年,锅炉钢管的价格就会开始下降。
吴溪淳认为,当前钢材价格的上涨是一种不正常现象。由于钢材价格的上涨只能传导到下游的一部分行业,并不能传导到大多数行业,所以将可能出现消费萎缩。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在上涨,但耐用消费品价格却在下降,这很能说明问题。
至于今后国内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向,吴溪淳认为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首先取决于国内消费。今年1~2月钢材的表观消费量只增长了8.6%(去年全年为15%),这就表明钢材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钢材供应不足而造成的价格上涨因素在慢慢减弱。从这方面来讲,今后钢材价格将呈下降的趋势,而不是上涨。其次,取决于原料价格。钢铁生产所需的原料,如铁矿石、焦炭的价格都在上涨。如果原料价格降不下来,那么钢材的价格就不可能降到以前那种合理的水平。最后,取决于出口。现在中国既是钢材进口大国,又是钢材出口大国。预计今年出口量将超过2000万吨。中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对象是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向这些国家的出口受阻,出口量突然大幅下降,那么国内钢材市场就会出现过剩的局面。
来源:浙江钢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