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碳达峰十大行动  生态环境建设  锅炉  天津  水煤浆  方快  贵州  节能降耗  COP27  蒸汽锅炉 

动力电池安全要求升级,固态电池和钠电池或迎利好

   2025-04-17 新华网70
核心提示: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一图读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下称“新国标”)。新国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一图读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下称“新国标”)。新国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3月28日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此次新国标是对2020版的修订版,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是更好发挥标准对于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新国标主要由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两大类单位起草,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极氪、小米、中国一汽、丰田中国、日产中国、小鹏、宝马、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

据悉,此次新国标新增项目或重要修订项目聚焦在三大方面,包括快充循环后安全、热扩散和底部撞击。

在热扩散测试方面,新国标在2020版触发方法推荐外部加热、针刺的基础上,增加了内部加热,修订版本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装车测试条件,技术要求从2020版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更新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和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在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中,技术要求是电池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在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中,技术要求电池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国标可以视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彻底终结了行业对热失控风险的侥幸心理,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

基于新国标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高要求,于清教表示,安全性更高的固态电池和钠电池将迎来利好。

近期,多家车企公布了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4月14日,长安汽车通过互动平台对外表示,公司加速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此前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宣布,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的光启电池计划在2027年面世。

跨国车企如大众、宝马等也在持续加码固态电池。2024年大众已经与美国固态电池材料商QuantumScape达成协议,计划将新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产业化。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的预测,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上车,全固态电池真正达到1%市占率的规模化阶段,可能仍要等待5~10年。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动力电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